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

向常德街致敬


台北的同志大遊行剛結束,朋友轉寄過來的遊行記事裡,提到一段話,格外有感觸:

『今年路線 經過西門 新公園 常德街
這些地點對於台灣同志都是別具意義的所在
既是緬懷 也是致意 更是回顧』

曾幾何時,已成為被緬懷回顧的一份子?

除了1997年的『常德街臨檢事件』,值得緬懷回顧的,應該是短短的台北市常德街上唯一的台大醫院舊院區建築。在『孽子』劇中,一個又一個青春年華的少年在此嚥下最後一口氣,彷彿成為死神的召喚所,踏入即是提前宣告人生的終點,所有前塵往事嘎然而止,只剩血染的床單、冰冷的軀體。

這棟日據時代流傳至今的古老迷宮,除了白天門診區門庭若市,一旦到了夜裡,門診區杳無人跡,後方的三西(精神科病房)、四西(復健科病房)、五東(愛滋病房)、五西(腫瘤科病房)、六西(牙科病房),這些被新大樓刻意摒除在外的部門,才成為這棟房舍的主角。

無窮無盡的長廊,凜然冷冽的木窗,

不曾想過,但其實自己曾經活在這個歷史的見證裡。回想起自己成為見習醫師以來的這十年,印象最為深刻的故事,其實幾乎都在常德街發生。

曾經在三西病房的走廊,傾聽躁鬱症病人娓娓講述『與媽祖一同御風而行』的經歷,看學長被邊緣人格患者先吹捧到天上再被罵得狗血淋頭,這是精神科見習的神奇魔幻之旅。

曾經在四西病房看著原本是運動健將、因車禍四肢癱瘓的年輕男子,每天在被翻身拍背的過程中逐漸對時間流逝感覺麻痺,不知今夕是何夕。而我們見習的內容,是每天去評估那毫無進展的四肢肌肉力量,提供這早衰的心靈一點生活調劑。

進入內科之後,來到五西的腫瘤病房。曾經跟剛過19歲生日卻罹患生殖細胞瘤的男孩,在悠悠月光下討論預留精子的議題。曾經靜靜的聽著剛考上研究所卻罹患惡性橫紋肌瘤的大男生,流著淚跟女朋友分手、說著『你們永遠體會不了我的感受。』曾經在一天之內,連續有三位自己照顧的病患病況急轉直下,讓我心力交瘁,不知自己是否能力太差、照顧不好病人,不知如何堅持下去。主治醫師的一句安慰:『在這裡往生的病人,你能減輕他們的痛苦、讓家屬平順接受事實,都算是善終了。』

五東,自然是回憶更多之處。一個個俊秀卻戒慎的臉龐背後,有著深刻痛苦的故事。

難以承受,所以決定數著一顆顆的阿司匹靈,用破碎的心和著流乾的淚吞下去了斷餘生。

不能拆穿,所以到了生命的盡頭,還是要帶著秘密和尊嚴離開,留下家人在看到死亡診斷書時所有恍然大悟的悔恨當初。

無法面對,所以將救命的雞尾酒藥物送給別人,讓自己感受發病將死時一次次的極力呼吸、一寸寸皮膚皸裂,以證明活著並非虛妄。

當然,數不盡的,是喜劇。初到常德街時的無常恐懼,揭穿事實的煎熬折磨,獲得默契諒解的解答密碼,到離開常德街時的勇氣和承諾。折翼的天使,在此休養療傷,終能再度展翅飛翔。絕望乾枯的青春,在此重獲期待和養分,繼續一輩子尚未寫完的功課。

五東見證著,秘密揭曉後的親子摯愛,不離不棄的同志愛情,由悲轉喜的同病夫妻。即使只剩一個人的背影,也要帶著病毒流竄的血液為自己出征,勇敢迎接常德街外的刺眼陽光。

多希望這些美好動人的故事,也能搬上銀幕,讓世人明瞭『世紀黑死病』已是只活在二十世紀的神話,

然而,常德街是內向的、低調的。讓附近的遊行群眾、選舉隊伍去嘶喊吧,用這一條條無盡的長廊、凜然的木窗,抵擋世人的好奇窺探,撫慰已經飽受風霜、脆弱不堪的傷痛靈魂。

『我還能活多久?』

『你會活得比你的醫生還久。而且會活得很好。』

這是見證百年醫學進展的自豪、看盡生老病死的智慧。讓我也加入向常德街致敬的行列:感謝有你,!

3 則留言:

Dirbi 提到...

無意間逛到你的部落格,覺得這裡的文章都很棒,你有個豐盈的人生呢!希望以後能恨常看你寫的東西 ^_^
過去好幾次經過常德街那棟建物都想多看兩眼,覺得那裏的氣氛很是特殊,一次我看到一個兩眼無神的年輕人坐著,那景象我到現在都很難忘....

匿名 提到...

你寫得真好!醫院是個匯集人生故事的地方

匿名 提到...

這些故事寫得太好了吧,這裡都不設洋蔥警報器的嗎 ಥ⌣ಥ (尤其是結尾有如催淚彈的威力
不管啦~醫生才會活得更久更好更精采啦 (ᗒᗣᗕ)՞
~被洋蔥砸到眼睛的孩子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