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

Abuja初體驗


奈及利亞的首都Abuja,是個有200萬人居住的大都市。機場比想像中的先進,有空橋迎接下機旅客,5月19日這一天的國際線班機不多,同時間只有我們這班飛機的乘客在機場。移民官、海關、出行李的動作算是快速。美國大使館的人員在出口處等候我們,帶我們上車前往旅館。


攝氏30度的天空,時序已經將進入雨季,每天會有午後雷陣雨。天空帶著烏雲,沙塵中夾雜著綠意。機場通往市中心的柏油路相當平順,沿途景象十分熟悉:路邊的蔬果攤販、騎著單車趕路的人們、頭頂貨物行走的青年,都勾起了我在馬拉威的回憶。此處雖是西部非洲,跟東非的第一印象差異不大。


進入市區,映入眼簾的是城市的兩個地標:國家清真寺(National Mosque)和國家大教堂(National Cathedral),代表奈及利亞兩大宗教的建築,遠遠對望。奈及利亞的伊斯蘭教人口佔53%,北部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。基督教人口佔44%,以受英語文化影響的東部和南部為主。主要的三個部族:豪薩(Huasa)、伊博(Igbo)和約魯巴(Yoruba),大致以尼日河流域區分,尼日河以北以豪薩為主,以東是伊博為主,西邊則是約魯巴。三個部族的語言不同。位處奈及利亞地理中心的Abuja,在1991年才取代南部的Lagos,成為奈及利亞首都,是調和這些宗教、部族差異的政治角力場。


街道兩旁種了許多鳳凰花,火紅的花朵正在盛開,讓城市有種朝氣蓬勃的感覺。奈及利亞在1998年以前相當混亂,內戰頻仍,1999年軍政府首腦猝死,結束軍政時代,頒佈新憲法,舉辦總統大選,2003年總統和國會大選後,整個國家才終於安定下來,憑藉豐富的石油和礦產,開始迅速發展經濟,目前是非洲首屈一指的經濟大國,只是政府貪污仍然嚴重,石油收入無法轉變為民生均富,貧富差距相當懸殊。


我們抵達位於擁擠市中心的希爾頓飯店(Transcorp Hilton),富麗堂皇、到處都是賓客,好不容易停車進入大廳,接機的美國大使館同仁赫然發現,負責人忘記幫我們預訂住宿了!原來5月5日奈國總統病逝、今天剛好是奈國副總統宣誓就職擔任繼位總統的日子,各地的達官顯貴冠蓋雲集,把這家飯店全部訂滿了,我們臨時想訂也訂不到,同行的美國專家們臉色頓時變的很難看,開始玩弄手上的黑莓機告知家人來到非洲的第一個烏龍。

經過一番聯絡,我們轉往另一家在社區裡的套房式旅店,價格比較便宜,房間滿大的,有冷氣、電視、廚房、冰箱,屋頂還有餐廳供餐。正當服務生帶領我坐電梯往三樓移動時,忽然停電了,電梯一片漆黑。經過十秒鐘,我聽到外面嘎嘎的馬達聲,知道發電機啟動了,不一會兒,燈光恢復、電梯繼續移動。這是給我同行者的第二個非洲震撼教育:停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。對我來說,沒有什麼意外的,不過重溫舊夢而已。至於黑莓機沒收訊信號、旅店網路不通,更是沒啥可驚訝的事情,連電都沒有,還談別的?


我們到了屋頂餐廳,吧台電視播放著ESPN的撞球賽。侍者奉上菜單,大家仔細的看了半天,決定好了菜名,侍者只回答:『對不起,我們沒有XX了。(XX=羊肉、牛肉)』,想點果汁,侍者也回答:『對不起,我們沒有果汁了。』最後的結論其實很簡單,就是烤雞肉配上炒飯、白飯或薯條,飲料就是可樂、雪碧、芬達三選一。菜單歸菜單,廚房歸廚房,直接問侍者:『你們現在有什麼?』才是比較省時簡便的方式。

趁著發電機還在供電,趕快把電腦、手機拿出來充充電。熱水不會一直都有,趕快洗澡解決了事。旅店附近因停電暗成一片,抬頭望去,今晚的上弦月格外皎潔,請月亮託話:台灣、美國的親友們,我已平安抵達奈及利亞了。

沒有留言: